![]() |
【安康】今雨水祛寒湿保安康养生重在健脾胃 |
|
【ankang】2020-2-19发表: 今雨水祛寒湿保安康养生重在健脾胃 2020年2月19日,农历庚子年正月廿六,太阳到达黄经330°时,我们将在午间迎来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——雨水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“正月中,天一生水。春始属木,然生木者必水也,故立春后继 今雨水祛寒湿保安康养生重在健脾胃2020年2月19日,农历庚子年正月廿六,太阳到达黄经330°时,我们将在午间迎来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——雨水。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“正月中,天一生水。春始属木,然生木者必水也,故立春后继之雨水。且东风既解冻,则散而为雨矣。” 19日,广东大部晴到多云,天气仍较寒冷。早晨最低气温,粤北2℃~6℃,珠江三角洲、粤东6℃~8℃,粤西8℃~11℃。白天最高气温:粤北、珠三角中北部、粤东17℃~19℃,珠三角南部、粤西19℃~21℃。 我国古人将雨水分为三候: 一候獭祭鱼:水獭开始捕鱼了,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。 二候鸿雁来:五天过后,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。 三候草木萌动:再过五天,在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春雨中,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。 雨水节气过后,天气缓慢回暖,雨水渐多,气候以多风多湿为主,加之此时冬寒尚未完全褪尽,流感、过敏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较为多发。中医养生当以避风防寒、温散寒湿为重点。 雨水时节正处初春,虽然气候从冬寒向春暖过渡,但仍处在调整阶段,冷空气仍较频繁。 外出踏青活动,当注意不要减衣过早,爱美的女士可围上一条薄丝巾,优雅大方又能保护颈部免受风寒。 初春乍暖乍寒,天气多变,老人家当慎防心脑血管意外,因此尤其应该注意保暖。 随着天气转暖,室内逐渐开始出现回潮现象,湿气加重的问题让人甚是烦恼。 潮湿天气时,腰膝关节病、类风湿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,还有各种软组织风湿病容易出现症状反复或加重。 及时使用吸湿剂、除湿包等保持室内干爽,或可利用空调或专门除湿器抽湿,以免家具霉变、衣物湿冷致病。 家中食品防潮也不容忽视,食物尽量放入冰箱,干货注意密封保存,家中药品除密封外也可考虑加入安全的干燥剂。 雨水时节湿气渐重,若肥甘厚腻摄入过多,湿气内外交困容易滞伤脾胃而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。如胃肠型感冒、消化不良、胃炎肠炎等容易发生。 饭局多的朋友注意多吃蔬菜减少油腻,饭后零食不宜贪嘴,饱餐后可适当饮用大麦茶、橘普、花茶等消滞醒脾。 次餐或次日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,让消化系统得到充分休息和调整而恢复活力。 雨水时节“风、寒、湿”当道,所谓“寒从足下生”“湿性重浊”,艾叶煮水泡脚能散寒除湿、温经通络,于此时用于防病保健最适合不过。 可取艾叶50克加水30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续煮5分钟,放凉至40℃-50℃泡脚,对容易外感、有关节疼痛的朋友非常合适。 家中也可常备艾条,艾灸大椎、涌泉、足三里、神阙、关元等穴位,有健脾益气、护阳强身的功效。 糖尿病患者注意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,艾灸时掌握好艾条与皮肤间的距离,以免烫伤。 雨水时节宅居家中,活动减少,食欲不佳,人们容易出现胃肠不适,简单的摩腹动作有健脾胃、助消化的作用,可帮助改善症状,男女老少都适合。 具体方法:搓热双手,然后双掌重叠置于腹部,以脐为中心,用掌心沿顺时针方向由内向外按摩36周,再逆时针方向由外向内按摩36周,卧、立均可。 建议饭后半小时、晨起或临睡前进行。摩腹动作简便易行,有助于防治胃肠疾病,可用于日常保健。 以下推荐三款药膳: ◎山楂乌梅消滞茶 【材料】山楂10克,乌梅10克,谷芽10克,麦芽10克,冰糖适量。 【做法】所有药材洗净后放入瓦煲,加水600毫升,大火煮开,转小火,再煮20分钟后加入冰糖即可。 【功效】生津止渴,开胃消滞。 ◎金橘芡实小米粥 【材料】金橘20克,芡实100克,小米50克,生姜少许。 【做法】将金橘洗净切片,芡实、小米淘洗干净,然后把所有食材一同入锅,加水适量,大火煮开,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即成。 【功效】健脾养胃,疏肝理气。 ◎紫苏杏仁粥 【材料】紫苏叶10克,杏仁10克,白米50克,生姜3片,大枣3枚。 【做法】白米洗净,加水适量,加入杏仁、生姜、大枣煮粥,待粥快煮好时加入紫苏叶,粥成温热喝粥。 【记者】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成杰辉 宋莉萍 董飞 程子宜 南方日报、新华社 严慧芳 程子宜 谈天说粤南方号 (【ankang】更新:2020/2/19 4:26:33)
![]() |
![]() |
资讯中心,相关泛建陶家居资讯,企业新闻、企业相关发展以及产品销售。把握佛山陶瓷网,把握行业脉搏。这里提供相关关于公司厂家新闻、资讯和联系,工厂商家价格信息,发布商业供求招商商业资讯。佛山陶瓷网陶瓷行业第一综合商务资讯服务网站。手机移动版佛山陶瓷[佛山陶瓷网] |